1、控制軋制工藝可分為奧氏體再結晶區軋制、奧氏體未再結晶區軋制和奧氏體與鐵素體兩相區軋制三類。( √ )
2、低溫熱軋是指低于再結晶溫度下的軋制。( × )
3、控制冷卻是在鋼材終軋后利用軋件冷卻速度的不同來控制鋼材的組織和性能。( √ )
4、經過高溫控制軋制的鋼材,在高溫及應力作用下,沒有低溫控制軋制穩定。( × )
5、控制冷卻就是利用熱軋后的軋件余熱,以一定的控制手段控制其冷卻速度,從而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冷卻方法。( √ )
6、飛剪機的調速控制一般由方向控制和位置控制兩部分組成。( × )
7、剪機控制系統按定位方式劃分,一般可分為脈沖計數定位、接近開關定位兩種。( √ )
8、棒材在軋制過程中突然出現堆鋼現象和拉鋼現象,歸根到底的原因是秒流量相等的基本原理遭到突然的破壞。( √ )
9、采用大輥徑可以預防大規格螺紋鋼橫肋根部開裂的現象。( × )
10、棒材生產中熱分段飛剪可以優化切頭、切尾。( √ )
11、棒材精軋機后采用穿水冷卻工藝不能提高產品的力學性能。( × )
12、棒材生產中熱分段飛剪可以回收長度小于定尺的軋件。( √ )
13、棒材精軋機后采用穿水冷卻工藝會增加產品表面二次氧化損失。( × )
14、棒材生產中采用機架間冷卻時可以到達細化晶粒的目的。( √ )
15、裙板輥道制動是通過鋼材與裙板之間的摩擦來實現的。( √ )
16、棒材低溫熱軋工藝主要的優點就是產能高。(× )
17、精整是為使軋后的成品具有合乎規定的形狀、尺寸和性能要求,而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工序。( √ )
18、剪刃鈍口、崩口會造成剪切扒頭及毛刺。( √ )
19、在線熱處理主要指利用軋材的軋制余熱將軋件直接淬火成馬氏體并進行回火的工藝,不屬于控制冷卻范疇。( × )
20、采用控制冷卻工藝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對于同一成分的鋼,通過改變冷卻強度,不能獲得不間級別的鋼筋。( × )
21、在較高溫度下終軋后采用軋后快冷,可以避免網狀碳化物析出及降低珠光體轉變溫度,細化珠光體片層,縮短球化退火時間。( √ )
22、控制軋制,就是適當控制鋼的化學成份。( × )
23、為了提高結構鋼強度和韌性,提高硅含量的鋼必須經過控軋處理。( √ )
24、低溫軋制只是單純意義下的降低開軋溫度,從而得到低的終軋溫度,使晶粒細化,提高鋼材的強度和韌性。( √ )
25、熱軋一般在珠光體狀態下進行。( × )
26、提高軋制溫度可以降低軋件溫度的屈服應力,使變形功降低。( √ )
27、低溫熱軋工藝可以減少氧化鐵皮對軋輥的磨損。( √ )
28、熱軋時,隨著軋制速度的增加,變形抗力減小。( × )
29、回火按溫度分為低溫回火,高溫回火,中溫回火。 ( √ )
30、固溶處理可以改善鋼的塑性和脆性. ( × )
31、組織應力屬于內應力。( √ )。
32、軋件在箱形孔型內軋制時發生強迫寬展。( × )
33、按產品分軋鋼生產通常分為冷軋和熱軋兩大類。( × )
34、鋼的加熱速度可以理解為加熱的快慢。( √ )
35、縱軋時軋件運動方向與軋輥軸線垂直。( √ )
36、殘余應力不屬于內應力。( × )
37、終軋溫度是指熱軋生產的終了溫度。( √ )
38、退火不屬于熱處理類型。( × )
39、制定工藝過程的依據是:產品的技術條件、鋼種的加工工藝性能、生產規模大小、產品成本、工人的勞動強度等。( √ )
40、周期軋制屬于特殊軋制方法。( √ )
41、熱應力不屬于內應力。( × )
42、加熱溫度過高或在高溫狀態下原料在爐內停留時間過長,使鋼的晶粒過度長大,從而引起晶粒之間的結合力減弱,鋼的機械性能變壞,這種缺陷稱為過熱。 ( √ )
43、把鋼加熱到臨界點(Ac3 或Ac1 )或再結晶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以小于在靜止空氣中的冷卻速度進行緩冷的操作叫回火。( × )
44、軋件在軋制前后的寬度差叫寬展量。( √ )
45、在外力作用下,鋼能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穩定地改變其形狀而不破壞的能力叫鋼的塑性。( √ )
46、滑動導衛比滾動導衛的磨擦系數大,所以滾動導衛使用壽命長。( × )
47、存在張力的軋制過程稱為張力軋制。( √ )
48、新換輥過鋼時,軋件打滑堆鋼主要是轉速過高引起的。( × )
49、軋制速度越高,軋機產量就越高。( √ )
50、軋件壓下量與原始高度的比值叫壓下率。( √ )
51、加熱的目的是降低鋼的塑性。( × )
52、開軋溫度是道的軋制溫度. ( √ )
53、隨著摩擦系數的增加,軋制壓力增大。( √ )
54、軋鋼可以改善鋼的內部質量,提高鋼的機械性能。( √ )
55、使軋件按要求產生塑性變形所消耗的功稱為變形功。( √ )
56、按軋制時軋件與軋輥的相對運動關系不同分為縱軋橫軋和斜軋。( × )
57、屈氏體是一種細的珠光體組織。( √ )
58、成品中部尺寸偏小與轉速無關。( × )
59、采用切分軋制時成品前機架的活套高度設定對成品質量影響不大。( √ )
60、軋件的長度對軋制壓力無影響。( √ )
61、隨軋制速度的升高,寬展減小。( √ )
62、軋件進入軋輥的速度小于軋輥在該處線速度的水平分量的現象稱為后滑現象。( √ )
63、輥徑增大咬入角增大。( × )
64、輥徑增大軋制壓力增大。( √ )
65、圍盤屬于導位裝置。( √ )